关于律新社
商事争端大爆发 仲裁成首选方案 | 2018年亚太国际仲裁论坛
律新社 | 王琼 秦学占 冯璞
国际仲裁案件持续高企,亚太地区将迎大爆发,上海的仲裁法律服务建设迎来重要窗口期。这是律新社在刚刚落幕的“2018亚太国际仲裁论坛”上,听到国际仲裁界的共识。
昨天(3月20日),由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亚太区域中心(UNCITRAL Regional Center of Asia Pacific)共同举办的“2018亚太国际仲裁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610u56yr5&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亚太区域的机遇与挑战——2018亚太国际仲裁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 (律新社视频中心出品)
本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亚太区域的机遇与挑战”,来自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多家外国驻沪总领事馆和外国驻沪经贸机构的代表和中外律师界、仲裁界共250余名专业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主持论坛开幕式。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主任杨建荣、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高级法律干事Caroline Nicholas、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刘平、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萌等领导出席并致开幕辞。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主任 杨建荣
杨建荣表示,亚太地区作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国际仲裁领域,影响力都在不断增长。亚太地区仲裁法律服务作为解决经贸投资争议的重要手段,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相应的挑战。他呼吁所有律师界、仲裁界的同仁们共同努力为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注入新的内涵,共同推动上海建成“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中心。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高级法律干事 Caroline Nicholas
Caroline Nicholas表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工作目标是为国际区域性组织之间的经济贸易协调沟通提供支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投资会进一步释放,必须要有更多的磋商才能深化经济贸易合作,并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期待通过交流进一步推动亚太区域的仲裁模式。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刘平
刘平表示,加强仲裁国际交流,研讨仲裁如何在解决“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争议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法制办历来尊重仲裁机构独立性,今后将继续支持上海仲裁机构发展,将上海仲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服务”品牌。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申卫华
申卫华提出,按照面向全球的开放性、透明性要求来推进经贸营运战略新布局,进一步完善营商投资的法治政策体系,建立稳定规范、可预见、透明度高的法规体系,是上海“改革再出发”的重要方面。市商务委将积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本市国际化商事争议解决平台建设、打造上海“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中心城市。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 王协
王协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当事人、中国律师和中国仲裁机构在国际仲裁中的参与度正逐步提高,国际仲裁业务也已成为中国律师从事国际化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司法局将不断支持上海仲裁业和涉外法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上海“法治环境最好城市”和“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陈萌
陈萌指出,我国正在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高水准的法律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仲裁能够融合国家之间的不同商业背景和司法差异,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成为消除国际投资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在国际舞台上谋求更大话语权是中国仲裁和司法共同的努力方向,上海法院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仲裁机构在亚太区域乃至国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主持论坛开幕式
需求激增 仲裁成争端解决首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相关的争议纠纷也在大量增加。相比诉讼,仲裁在其保密、高效、灵活、域外执行性以及当事人意思自治等方面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国际仲裁和调解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争议解决方式。
律新社在本次论坛上了解到,在经贸投资领域,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7.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18%,中国企业对近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投资额,以及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都超过140亿美元。2017年,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速也接近20%。可以说,“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快速发展为相应法律服务提供了巨大机遇。
马屹告诉律新社,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数据在逐年提升。仅过去一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案件量就提升了25%,仲裁标的金额增长了70%!
国际化程度提升 中国律师新机遇
据了解,目前有超过150境外律所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上海本地律所已接近1600家,执业律师超过23000名,律师行业2017年总创收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17年同比增加18%,而过去20年间,法律服务行业增速一直高于国内GDP速度。可以说,当前的中国法律服务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国际商贸交往加深,纠纷争议也越来越多。一方面,近两年来,上海受到更多青睐,海外仲裁机构接踵而至!另一方面,中国律师和仲裁机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以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为主的一批本地仲裁机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继续提升中国律师、律所和仲裁机构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也是国内仲裁界的共识。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上海律协副会长管建军告诉律新社,“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律师首要面临的就是国际化能力挑战,这样才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的法律护航。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波认为,与中国目前面临的仲裁需求相比,中国仲裁员和中国律师还处在积极参与、适应国际规则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下,更需要中国律师有更高的国际参与度和规则话语权。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振安表示,国际仲裁中,最重要的就是仲裁员,“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中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产生了大量的仲裁案件,但国际上的中国仲裁员却寥寥无几, 一方面仲裁员要加强专业化、国际化建设,同时中国的国际仲裁机构也应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在规则创新和仲裁员信息披露、回避等制度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围绕“‘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亚太区域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本次论坛还就“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则化、海外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规避、国际投资仲裁的发展与展望,以及多元争议解决方式的融合等四个议题进行了专业研讨。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贸易规则化
嘉宾就“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则化议题分享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线国家的国际投资和贸易往来显著增加。但“一带一路”沿线涉及法域众多,如何协调统一沿线各国的仲裁规则、提升仲裁效率?中国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律师等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仲裁?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委任委员会委员刘京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高级法律干事Caroline Nicholas、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振安、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波、国际商会仲裁院“一带一路”委员会委员 Susan Munro等嘉宾就“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则化进行了专题交流。
Caroline Nicholas认为当前国际投资和贸易进一步释放,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仲裁在争议解决中具有快速、中立、弹性的优势,对于推动国际间规则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她介绍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自1958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致力于更加开放机制的建立,期待包括中国仲裁机构在内的更多力量参与其中。
张振安做了主题为“国际仲裁中仲裁员的信息披露与回避”的分享,他认为国际仲裁中最重要的就是仲裁员,而仲裁机构能否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信息披露与回避机制,有利于建立仲裁的公信力。
周波做了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分享,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法律问题复杂,司法裁决执行困难比较大,而国际仲裁裁决有趋同的趋势,中国国际商事仲裁需要创新与保障。
Susan Munro表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给国际商事仲裁带来了大量机遇,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绝大部分都是“纽约公约”缔约国,在现有条件下,纽约公约和联合国示范法规则具有足够大的弹性,构成了足够有效的框架,是协同沿线国家仲裁规则的优先选择。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是联合国系统在国际贸易法领域的核心法律机构,专门从事全世界商法改革,协调各种国际商业规则并使之现代化。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推动下制定的1958年《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以下称“《纽约公约》”)、197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和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及其近年来的修订,不仅为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探索出成功的经验,而且已经对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并将持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公约》已经成为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领域中,参加过最多、适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国际性公约。
大咖支招规避海外基建投资风险
嘉宾就海外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规避议题进行交流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的优先投资领域,也是企业投资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围绕基建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预防和转移风险这一话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唯骏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法务官童丽萍与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上海律协副会长管建军,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部部长唐绮霞,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晓勤等嘉宾展开了交流。
童丽萍认为,企业海外布局应当是个逐步的过程,而工程建设是一项高风险的项目,前期尽职尽责的调查非常重要,同时最佳投资构架和商业模式建立,以及在做合同时的细致约定,对争取一个独立公正的争端解决机制都很关键。
管建军结合他曾参与的上海电气在巴基斯坦以及柬埔寨等地的项目,分析了基建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成本高等众多法律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唐绮霞结合中国商飞在非洲刚果建设维修中心项目这一案例,分析了企业面临的涉外飞机服务网络风险、建设施工风险、电力供应风险以及执行风险和安保风险。从企业角度诠释尽职调查、风险转移、建立应急预案、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争议解决平台的选择。
高晓勤从投资保护协定和仲裁的视角,结合中国大陆地区结案的两个重大案件为例,分析了新老BIT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投资仲裁成国际仲裁新焦点
嘉宾就投资仲裁的发展有关议题进行交流
有人说,投资仲裁和商业仲裁之间就像是非洲雄师和海狮之间的区别。投资仲裁本质是向一个主权国家发起的仲裁,近年增长趋势也非常明显。围绕着“投资仲裁的发展与展望”这一议题,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刘润东与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副主席 Jakob Ragnwaldh、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主任王海峰、Shearman & Sterlin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Emmanuel Jacomy、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任清等嘉宾进行了精彩交流。
Jakob Ragnwaldh介绍了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SCC)的投资仲裁案件实践情况,着重介绍了SCC2017年版仲裁规则,并表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不同,仲裁庭须考虑多国法律适用性、共通性、认可性,并在国际法背景下综合考虑国际以及相关国家国内的法律。
王海峰表示,不同于全球贸易已经建立了WTO这样的全球性机构,在全球投资领域目前还没有全球性结构,因此投资争端的解决也面临更多挑战。她建议中国企业在签订BIT和FTI时,可增加岔道口条款和例外条款,从而更好地解决海外争端。
Emmanuel Jacomy结合实践分析了《欧盟·加拿大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中关于仲裁的一些规则和规定,为投资仲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任清分析了近两年外国投资者起诉中国政府以及中国投资者起诉东道主的案件,并提醒随着投资争端条款扩大,投资仲裁案件会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共同促进仲裁法的协调统一。
与调解融合 创新仲裁服务
嘉宾就调解与仲裁多元方式融合有关议题进行交流
仲裁和调解都是多元化解纠纷矛盾的重要方式,围绕“调解与仲裁多元争议解决方式融合”这一主题,上海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陆春玮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黄文、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郭俊秀、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军旗以及新加坡管理学院国际争议解决学院院长Nadja Alexander展开了交流。
黄文以“适应需求的争议仲裁之道”为题,分析了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以及国际仲裁机构爆出的仲裁案件数量急剧增长的原因以及仲裁本身发生的变化。
郭俊秀指出,航空业在“一带一路”领域仲裁规模和体量非常大,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率先成立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这也是世界第一家专业的航空仲裁院,以便应对需求。
王军旗结合调解案例,诠释了仲裁与调解方式融合的新机制。他认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中,民间性和市场性的引入,是对现实困境的回应。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高端争议解决需求中,需要第三方机构具备更高要求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国际经验,以及驾驭局面的能力。
NADJA ALEXANDER以走刚丝的艺人为例,阐述了调解和仲裁过程中,应该把握的一些平衡和灵活原则。在争端解决机制中,既保持它的合法性和强劲性,又兼具灵活性。
打造上海亚太仲裁中心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仲裁在亚太地区发展面临黄金时期和历史机遇。此次论坛,得到了包括上海市律师协会、上海仲裁委员会、雅典工商会仲裁院、特许仲裁员协会(东亚分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会仲裁院、韩国商事仲裁院、波兰商会仲裁院、首尔国际争议解决中心、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和瑞士商会仲裁院的支持,是上海继2016年国际律师协会(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IBA)第19届“国际仲裁日”大会之后,又一次国际仲裁界的盛会。
得益于国家层面对于上海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发展国际仲裁事业的重视与支持,上海的商事仲裁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上海正逐渐在迈向亚太地区仲裁中心。
作为最早从事国际商事仲裁服务的中国仲裁机构之一,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不仅在案件数量和争议金额方面逐年提升,其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推动中国仲裁事业发展的举措,包括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并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设立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并制定《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仲裁规则》、设立金砖国家争议解决上海中心、中非联合仲裁上海中心及产权交易仲裁中心等,获得了国内外仲裁界的广泛认可,并获得《环球仲裁评论》(Global Arbitration Review)2015年最受关注仲裁机构大奖。
今年恰逢《纽约公约》诞生60周年,也是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成立30周年。在为论坛致闭幕辞时,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表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非常高兴能为业内搭建专业的交流平台,通过本次论坛4个专题研讨达成了诸多共识,“一带一路”倡议将对国际仲裁产生深远影响,国内外企业和法律服务同行,应充分重视这一机遇,共同努力,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整合资源跨界合作,继续推动商事仲裁的国际化,也为“一带一路”和上海自贸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律新社是全国首家法律服务行业垂直媒体,由资深法律媒体人创办,是法律服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法律新媒体之一,持续关注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资讯及品牌建设。
律新社品牌栏目
▶▷ 大咖来了:观韬中茂 | 张鹏峰 中夏旭波主任 | 朱林海 锦天城高级合伙人 | 俞卫锋 上海律协会长 | 周月萍 中伦权益合伙人 | 陈峰 大成上海办公室主任 | 盛雷鸣 观韬中茂管委会联席主任 | 金立宇 海问上海联席负责人 | 游闽键 协力所律师 |刘晓红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 | 马屹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
▶▷ 律新社观察:牟利性“职业打假” | 北上广深法律服务行业新征途 | “网红”女律师开个人所 | 合同库 | 国内私人财富管理法律服务 | 征信领域专业律师 | 律所管理软件 | 2017两性法律关系关键词 | 律所2017年亿元成绩单 | 法律人工智能将从风口跌落? | 十家法律科技企业预言 | 微信法院 | 中国律师小时费率 | 律师调解工作室 | 法律服务“全科医生”培训 | 律所人力资源总监……
▶▷ 律界情报:锦天城伦敦分所开业、金杜涨薪至2万/月、大成将与七家外所合并 | “法律援助智能导航服务平台”上线 | 天同三地分所获批、中伦晋升15位权益合伙人 | 上海首家互联网审判庭在长宁成立 | 上海一中院首次线上庭审 | 全国首个“微法院”小程序集群平台 | 牛法网法律机器人2.0上线、三亚中院“智慧法院电子送达平台”上线……